企业数字化与国际化扩张:基于新OLI范式的研究框架
摘要:数字化是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改变商业运营的过程,数字化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国际化扩张中各种资源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快速流动。数字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国际商务理论——新OLI范式强调数字化可能促进企业开放式资源的获取、商业关系联结的建立以及对海内外各部门的协调整合从而推进和加速企业国际化扩张。基于此理论,以2010一2019年实施国际化扩张的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企业数字化对国际化扩张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对国际化扩张程度和国际化扩张速度均有促进作用,该结果在控制内生性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同样成立。开放式资源获取、关系联结和协调整合是企业数字化影响国际化扩张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的技术依赖性、研发投入、外部支持、资产情况和组织冗余是影响企业数字化对国际化扩张的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拓宽了数字全球化情境下企业国际化扩张战略研究的新思路,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借助数字化转型重塑新时代下的国际竞争优势提供重要参考。
李梅, 朱韵, 孙偲琬
2023 , 50 (5)
: 1-23
突破“卡脖子”技术:技术重组与跨界搜索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
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经济新常态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企业正面临着由贸易之争转变为科技实力之争所带来的“卡脖子”技术困境。本研究以半导体芯片产业企业专利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技术重组与跨界搜索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期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研究发现:企业重组企业开发的技术有利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但重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技术未能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说明企业吸收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的能力仍然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跨界搜索在重组企业开发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锦上添花的“助力效应”,但是在重组高校开发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放大效应”,即跨界搜索放大了高校开发技术的阻碍作用。本文结果表明,不同创新主体开发的技术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作用效果,对如何实现创新链良性耦合提供了微观证据,为后续“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克提供了经验支持。
龚红, 常梦月, 董姗
2023 , 50 (5)
: 24-45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摘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发展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经济体量大但发展不均衡的严峻挑战。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路径,并根据不同企业性质进行了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被放大;同时,知识产权保护还可以借助创新激励和信息优化两种渠道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治理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的内部治理战略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刘学元, 刘琦, 宋格璇
2023 , 50 (5)
: 46-72
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社会信息加工视角的跨层研究
摘要: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是其分别作为领导角色和员工角色的对应行为表现,均能引导下属产生更多组织公民行为。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分别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基于95位主管和660名下属配对数据的跨层分析结果发现: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均能激发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且主管管理公民行为的影响力度大于主管组织公民行为;主管管理公民行为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通过下属感知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产生作用:主管组织公民行为促进下属组织公民行为是依据观察模仿的自动化加工路径发挥作用。这些结论从社会信息加工视角深化了对主管角色行为作用于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机理认识,为领导促进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诠释提供有益补充。
陈建安, 金泽林, 陈武, 陈明艳
2023 , 50 (5)
: 73-91
低债券票面利率会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吗——基于替代性融资视角的分析
摘要:利用2015—2021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本文分析了债券票面利率是否影响企业银行贷款成本以及相应的机制。结果发现:发行票面利率较低的债券会显著降低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其次,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主导力量小以及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中,低债券票面利率降低贷款成本的作用更显著。换言之,当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越小、获取其他融资的能力越强时,发行票面利率较低的债券越能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进而更能降低贷款成本,体现出“替代性融资”机制。然而,债券票面利率对贷款成本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财务健康程度不同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信号机制”并不能有效地解释票面利率与银行贷款成本之间的关系。最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财务健康程度较差的企业发行票面利率较低的债券时,债券的一二级市场价差增大,说明财务状况差的企业存在压低票面利率的倾向。本文的结论为提高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比重、改善债券市场信息环境、规范企业的债券市场行为以及加强对债券市场一二级异常价差的监管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
林晚发, 程梦冰
2023 , 50 (5)
: 92-118
税制改革与僵尸企业治理:来自增值税税率简并下调改革的证据
摘要:增值税改革的实体经济效应是重要的研究问题。以2015—2019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简并下调改革使企业“僵尸化”概率降低30%,这一效果在需求弹性大的企业、制造业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增值税税率简并下调改革降低了僵尸企业的总税负和流转税税负,改善了僵尸企业的经营业绩,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留存收益增加、利润率上升、应收账款收现期缩短,降低了僵尸企业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没有发现增值税税率简并下调通过降低杠杆率来减少企业“僵尸化”的风险。研究发现表明,降低税负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对于治理僵尸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陈冬, 郭茜林, 梁上坤, 陆佳妮
2023 , 50 (5)
: 119-141
客户压力与审计质量——基于业绩快报的实证证据
摘要:本文利用未经审计业绩快报作为上市公司的期望盈余度量客户对审计师的压力,研究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2005—2018年A股公司的业绩快报数据,发现上市公司压力越大,财务报表越有可能出现日后重述。在考虑了披露公司自选择、尽快披露动机、变量度量可靠性和遗漏变量等问题后,上述发现仍保持稳健。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审计师往下调整盈余会面临更大压力;客户压力越大时,审计师更换的可能性越大;审计师的专业特长和审计监管有助于抵制上市公司压力,提升审计质量。本文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压力可能是审计师无法有效履职的根源,提升审计师对抗上市公司压力的意愿和能力可能是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发现遏制财务舞弊的有效方法,是注册制下压实审计责任的着力点。
赵良玉, 刘芬芬
2023 , 50 (5)
: 142-167
连接宏观环境与微观企业行为:营销领域的进展与比较
摘要:管理研究长期以来存在着宏观和微观分野,促进了学术专业化和同行间交流。然而,现实企业汇聚了来自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影响力,单一视角已难以准确理解其中的机制。近十年来,连接宏观和微观领域的研究受到营销学界的日益重视,积累了一系列高水平实证研究成果。本文聚焦于这一领域,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两个层次,系统梳理2011—2022年发表于中英文高水平营销期刊上的宏微观结合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环境、法律等宏观环境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其次,考察了企业的营销战略、战术、经营行为和财务战略分别对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最后,基于既有研究结论构建出一个分析宏微观双向影响的整合框架,并结合既有研究不足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张三保, 李坷歆
2023 , 50 (5)
: 16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