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亲:企业家大饥荒经历与家族企业治理行为研究
摘要:任人唯亲的家族化治理模式在中国家族企业中普遍存在,本文依据高阶理论、烙印理论,从企业家个人特质入手,实证检验了企业家大饥荒经历对家族企业治理任人唯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早年经历过大饥荒时期的企业家,其家族企业任人唯亲的行为更为突出。(2)企业家的高等教育经历和体制内工作经历可以明显削弱其大饥荒经历与家族企业治理任人唯亲行为之间的关系。(3)企业家大饥荒经历与家族企业治理任人唯亲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在法律环境较差地区和社会信任较低地区更显著。本研究为深化关于“家族化治理模式如何形成”问题的理论认识,提供了一个差异化的解构逻辑。
许为宾, 唐青舟, 王锁龄
2023 , 49 (4)
: 1-29
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失范:表现、形成与作用机制
摘要:数智技术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伦理风险。结合数智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伦理失范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提出企业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失范主要表现为过度监控、数据滥用、算法偏差与福祉缺失,其形成主要通过管理团队的绩效动因和控制动因。行业竞争程度、平台化程度等因素会促使上述伦理失范现象的产生,并最终对企业和员工多个层面的结果造成负面影响。该研究将有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此类伦理失范的突出性、普遍性与负面性,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启示与方向。
文鹏, 曹雨阳, 王茜
2023 , 49 (4)
: 30-45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与企业价值——来自国家集成电路的经验依据
摘要:为解决集成电路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国家于2014年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本文以该场景为例,将大基金进入的企业视为处理组,建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市场化的政府支持行为对“卡脖子“的企业价值影响。研究发现: 政府主导的公司制产业投资基金能显著提升集成电路的企业价值;机制检验发现,此次政府支持行为通过直接或间接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通过提振市场信心助力行业长足发展。本文的研究为政府与市场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也为后续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罗党论, 宋端端, 谢天艺
2023 , 49 (4)
: 46-69
跨界品牌联合整合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摘要:跨界品牌联合现象日益盛行,不仅给企业的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带来了新的灵感,也给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带来了重要影响。面对不同整合度的跨界品牌联合,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反应,并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4个实验发现,相比低整合度,高整合度的跨界品牌联合更能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感知创新会中介跨界品牌联合整合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此外这一中介过程也会受到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当联合产品类型是享乐品时,跨界品牌联合整合度对消费者感知创新及购买意愿的影响得到加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深化和完善跨界品牌联合整合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企业开展跨界品牌联合营销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朱越, 张安然, 许正良
2023 , 49 (4)
: 70-89
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研究——基于fsQCA的分析
摘要:文章应用sQCA对采集的311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比较了网络平台和个人储存情境下,数字资源属性、个体因素、感知因素通过组合驱动数字囤积行为的路径异同。研究发现:(1)归纳两种情境下产生数字囤积行为的不同组态,可将数字囤积分为占有型、盲目型、忘我型和淡定型四类;(2)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个体进行数字囤积行为的背后动机分为“风险管理意识”和“实用价值判断”;(3)相比网络平台型数字囤积,个人存储型数字囤积行为受个体因素和数字资源属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张成虎, 张一凡, 刘建新
2023 , 49 (4)
: 90-111
“私” 之不存,“公” 将焉附?——产品伤害危机后CSR策略的修复机理研究
摘要:“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CSR)策略以修复产品伤害危机(PHC)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环境,从消费者的CSR怀疑视角出发,结合“说”与“做”两个要素,实证研究了PHC下消费者感知企业CSR修复策略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强调“公共服务动机”,企业主动曝光“企业服务动机”更有利于品牌危机修复;CSR怀疑部分中介企业CSR动机的自我曝光对品牌危机修复效果的作用过程:CSR行为调节了企业CSR动机的自我曝光与CSR怀疑的关系及CSR怀疑的中介效应;最后,相较于公德,私德更有利于降低CSR怀疑,促进危机修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合理有效地开展PHC后的CSR策略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白琳, 高洁
2023 , 49 (4)
: 112-133
制造商剥削行为对经销商建言行为的影响——基于关系交换视角的研究
摘要:渠道中的经销商建言是制造商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应对市场变化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制造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关系交换理论,研究探讨了制造商剥削行为对经销商建言行为的影响,并从不同层面探究该影响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的剥削行为对经销商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渠道边界人员之间的人情、制造商一经销商的关系嵌入、经销商群体的网络密度均能够削弱制造商剥削行为对经销商建言行为的消极影响。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发现的理论贡献和对企业渠道管理实践的实际意义。
鄂嫚迪, 李晓飞, 张闯
2023 , 49 (4)
: 134-156
顾客应该掌握善因事件选择权吗?——善因事件主体选择与权力距离信念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研究
摘要:顾客是价值的共同创造者,近年来企业开始将共同创造从产品设计延伸到社会责任层面。在善因营销中,顾客参与善因事件的选择对消费者响应会产生影响吗?本文通过三个实验揭示了善因营销中善因事件由企业选择还是由顾客选择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具体而言,实验一发现,善因事件主体选择与权力距离信念之间存在匹配效应,即对于低权力距离信念的消费者,相比企业选择,顾客选择善因事件会产生更多的消费者响应,而高权力距离信念的消费者则偏爱企业选择善因事件,实验二发现,善因事件主体选择与权力距离信念的匹配效应具有不同的中介作用机制。低权力距离信念的消费者更偏向顾客选择善因事件,因为给予他们选择权会产生更多的心理所有权;而高权力距离信念的消费者更偏向企业选择善因事件,原因在于这会使他们对善因事件产生更多的信任,进而增强其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实验三通过操纵中介变量的程度,增加两种新的情境,再次验证了心理所有权和消费者信任分别中介了善因事件主体选择与权力距离信念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黄祥辉, 蔡文著
2023 , 49 (4)
: 157-177